箱根集团-提供温泉设计,温泉酒店设计,温泉度假村设计等服务

箱根集团首页   >>  新闻动态  >>  旅游小镇规划设计 >> 旅游小镇规划设计:温泉与乡村振兴的完美结合

旅游小镇规划设计:温泉与乡村振兴的完美结合

发布时间:2025-03-06

  温泉与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已成为当前旅游小镇规划的重要方向,通过整合地热资源、农业生态与文化特色,可实现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的双赢。以下结合案例与规划策略,为温泉旅游小镇设计提供参考:

  一、规划核心理念

  “温泉 +” 多产业融合

  1. 农旅联动:如海南大田镇马龙村,利用温泉资源发展康养度假区,配套生态农业种植区、热带水果采摘园,游客可参与农事体验并购买农产品,带动村民增收。

  2. 康旅结合:河北隆化 “热河谷” 项目,打造集温泉医养、高端民宿、森林步道于一体的康养综合体,吸引高端客群,形成 “温泉 + 医疗 + 度假” 产业链。

  生态保护优先

  1. 云南一街乡黑泥温泉改造中,保留原有自然地貌,新增生态步道与绿化景观,避免过度开发破坏环境。

  2. 四川古尔沟镇通过 “温泉小镇” 规划,将地热资源开发与森林覆盖率提升相结合,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。

旅游小镇规划设计:温泉与乡村振兴的完美结合

  二、空间布局与功能设计

  “一心多核” 结构

  1. 以温泉核心区为中心,辐射康养、农业、文化等功能区。如山东即墨温泉街道,围绕温泉打造露营基地、垂钓园、研学农场,形成 “温泉 + 研学 + 采摘” 闭环。

  2. 广西贺州提出 “温泉主题公园 + 民俗文化村 + 生态农业带” 的空间模式,增强游客体验层次感。

  差异化体验设计

  1. 主题温泉:山西忻州清凉湾小镇将五台山禅文化融入温泉设计,划分禅境区、水疗区、儿童乐园区,强化文化 IP。

  2. 季节性产品:安徽舒城汤池镇温泉小镇规划冬季温泉康养与夏季避暑度假双主题,延长旅游旺季。

  三、乡村振兴实施路径

  基础设施升级

  1. 云南一街乡投资 62 万元硬化温泉道路,增设路灯与公共设施,改善游客可达性。

  2. 四川古尔沟镇通过汶马高速接入成都 2 小时经济圈,串联周边景区形成旅游环线。

  社区参与机制

  1. 海南马龙村村民开设民宿、小卖部,为度假区供应农产品,实现家门口就业。

  2. 山东即墨北小峨村与山东大学合作建设研学基地,村民参与园区管理与农产品销售,年增收约 5 万元。

  文化赋能与品牌塑造

  1. 广西贺州将瑶族文化融入温泉旅游,开发民族风情主题公园;四川古尔沟镇挖掘藏羌文化,举办红叶温泉节吸引游客。

  2. 山东即墨打造 “汤上优品” 农产品品牌,统一包装销售特色产品,提升附加值。

  四、可持续发展策略

  资源保护性开发

  1. 河北隆化控制温泉开采量,采用循环水处理技术;广西贺州制定温泉水质监测标准,确保可持续利用。

  2. 山西忻州清凉湾小镇利用地热尾水灌溉绿植,实现能源循环利用。

  产业延伸与就业带动

  1. 海南马龙度假区吸纳 35 人就业,周边农户通过供应食材、开设商铺实现多渠道增收。

  2. 四川古尔沟镇民宿改造提升后,带动 12 户村民新增 150 余间客房,预计年接待量增长 30%。

旅游小镇规划设计:温泉与乡村振兴的完美结合

  五、典型案例借鉴

  大田镇模式:村集体以土地入股,引入企业开发温泉度假区,配套农业与文化体验,形成 “资源共享、利益共分” 机制。

  一街乡模式:政府主导基础设施改造,激活传统温泉资源,引导村民发展农家乐与地摊经济。

  忻州清凉湾模式:国企投资打造唐风温泉小镇,融合禅文化与黄酒、非遗等元素,定位高端度假市场。

  温泉旅游小镇规划需以生态为基底、文化为灵魂、产业为支撑,通过 “温泉 + 农业 + 文化 + 康养” 的多元融合,激活乡村内生动力。同时,需注重社区参与、品牌营销与可持续管理,实现从 “资源依赖” 到 “创新驱动” 的转型,最终达成 “温泉富民、乡村振兴” 的目标。

重庆箱根温泉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

  • 电话: (86)23-6310 6319
  • 传真: (86)23-6310 6305
  • 手机: 18696726706
  • 邮箱: cqxgwq@hakonespring.com
  • 地址: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正街51号华润广场A座701-702
  • 渝ICP备08002151号
微信
服务热线

023-63106319

186-9672-6706

关注我们

扫一扫
官微更有料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