旅游小镇规划设计通过以下策略赋能历史文化街区的时空穿越感:
历史肌理的保护性复原
通过考古研究和文献考据,修复古城墙、城楼、古河道等标志性历史建筑(如梅城镇复建元末明初城墙及定川门),恢复街巷肌理与空间格局,保留老房子风貌,拆除不协调建筑,强化天际线管控,重塑历史场景的真实性。
沉浸式场景营造
文化主题活化:依托当地历史文化(如梅城镇宋韵文化、通化龙兴里民国风情),打造主题街区、演艺项目(如《宋韵水上婚礼》《民国风模特秀》),结合非遗技艺、传统美食等元素,形成 “一步一故事” 的体验链。
科技赋能体验:利用全息投影、AR/VR 技术(如西安 “长安十二时辰” 主题街区)、数字建模(梅城镇三维实景监管文保建筑),实现历史场景的动态还原与互动,增强游客代入感。
业态与功能创新
整合 “吃住行游购娱” 全链条,设计特色商业(如通化龙兴里的红酒街、非遗工坊街)、主题民宿、文化演艺空间,同时融入现代消费需求(如夜间光影秀、冰雪迷宫),形成 “古今交融” 的多元体验场景。
叙事化空间设计
通过主题轴线、景观节点(如五凤溪古镇的 7 个穿越点)串联历史故事,结合微短剧 IP(如《君如玉之生生世世》)、文化地标(如意大利小镇的历史回忆场所),引导游客在游览中 “读故事、入剧情”。
社区参与与活态传承
保留原住民生活场景,鼓励居民参与文化展示(如意大利小镇手工艺制作互动),通过常态化民俗活动(如梅城镇宋韵开城仪式)延续文化生命力,避免街区沦为 “空壳博物馆”。
案例印证:
梅城镇通过修复古城墙、贯通玉带河,叠加宋韵文化演艺,使游客漫步时自然感受千年历史脉络。
西安大唐不夜城以盛唐文化为魂,结合行为艺术、光影装置与互动表演,塑造 “人在画中游” 的沉浸式体验。
通化龙兴里复原民国建筑与老字号,搭配冰雪娱乐和定时演艺,构建 “时空交错” 的关东风情画卷。
这些策略共同作用,使历史文化街区从静态展示转向动态叙事,让游客在物理空间与文化叙事的双重维度中实现 “时空穿越”。
重庆箱根温泉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
023-63106319
186-9672-6706
扫一扫
官微更有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