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多业态融合,构建产业链
温泉 + 康养
如河北隆化县打造 “热河温泉城”,发展温泉医养、养老养生项目,吸引高端度假客群,形成 “温泉 + 医疗 + 养老” 产业链,带动民宿、餐饮等配套产业。
温泉 + 农业
四川甘孜新江沟村整合温泉与农业资源,推出温泉民宿、生态餐厅,并依托当地特色农产品(如温泉水煮蛋、有机蔬菜),延伸旅游消费场景,促进村民增收。
温泉 + 文化体验
云南洱源县牛街乡挖掘温泉历史文化,结合白族传统村落保护,开发温泉文化节、民俗表演等活动,提升旅游文化内涵。
二、社区参与,共享发展红利
村企合作模式
新江沟村通过村集体投资温泉项目,引入企业运营,提供就业岗位 70 余个,带动 12 名村民稳定就业,户均年增收 2600 元。类似模式在广东三坑镇、浙江永嘉县等地均有成功实践。
村民创业支持
海南大田镇马龙村鼓励村民开设小卖部、农产品销售点,部分农户为度假区供应家禽,形成 “温泉 + 农户” 的共生关系。
三、基础设施升级,提升承载力
交通与配套优化
云南一街乡黑泥温泉改造道路 700 米,增设路灯、停车场,改善游客可达性;浙江永嘉县推进通信网络建设,保障度假区运营。
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开发
牛街乡坚持生态优先,限制温泉开采量,保护地热资源;福建招远温泉街道通过田园综合体项目,将生态景观与农业生产结合,实现绿色发展。
四、品牌化运营,差异化竞争
精准市场定位
广东三坑镇打造 “国际温泉小镇”,聚焦高端民宿集群;重庆某温泉村则瞄准家庭亲子市场,开发儿童温泉乐园。
线上线下联动营销
多地通过 OTA 平台合作、社交媒体宣传(如抖音、小红书)及举办主题活动(如温泉文化节),扩大品牌影响力。
五、政策支持与政企协同
地方政府通过土地流转、资金扶持(如集体经济投入 400 万元)、规划引导(如 “旅游精准化” 定位),吸引社会资本参与。例如,河北隆化县依托 “承德国家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” 政策,推动温泉产业升级。
温泉小镇的规划需以资源为基础、文化为灵魂、生态为底线,通过 “温泉 +” 模式激活乡村沉睡资源,促进就业、增收与产业升级。未来可进一步探索智慧温泉管理、季节性旅游产品开发(如冬季温泉与夏季避暑结合),推动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。
重庆箱根温泉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
023-63106319
186-9672-6706
扫一扫
官微更有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