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:温泉康养产业的战略机遇期
在 “健康中国 2030” 战略的持续推进下,国内温泉康养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。海南省 2025 年发布的《推动康养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》明确提出,要围绕温泉康养制定专项服务包,并推动 “气候疗法”“黎苗医药” 等特色产品开发。广东省则通过《关于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旅游强省的若干措施》,将温泉康养定位为 “泉、药、医、养、游” 一体化发展的核心载体,规划建设环南昆山 — 罗浮山森林温泉康养目的地。这些政策不仅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标准框架,更通过土地政策创新(如允许存量商业用房改造为康养设施)降低了项目开发门槛。
市场层面,2023 年中国温泉度假村行业收入已达 2885 亿元,同比增长 94.67%,反映出消费者对温泉康养的旺盛需求。值得注意的是,市场结构正从单一休闲向多元康养转型:60% 的游客期待温泉与中医药、运动康复等深度融合,而银发族对慢病管理、养老社区的需求增速达年均 15%。这种结构性变化要求项目策划必须突破传统 “泡汤” 模式,构建 “预防 - 干预 - 康复” 的全周期健康管理体系。
二、产品创新的四大维度:从资源依赖到价值重构
医疗级康养产品开发
罗浮山温泉旅游度假区与安州区中医院合作,打造 “温泉 + 中医药康养” 项目,通过中医经络测评、体质辨识等服务,为亚健康人群提供个性化调理方案。腾冲东湖温泉引入法国温泉疗法体系,配备水中运动设备和高压氧舱,针对高血压、脑卒中术后康复等慢性病开发 12 种干预方案,临床数据显示有效率提升 30%。此类项目的核心在于将温泉从 “休闲消费品” 升级为 “健康管理工具”,通过医疗资质认证(如法国医疗温泉标准)增强产品公信力。
科技赋能的智慧康养体验
腾冲东湖温泉的 “动温泉” 模式,利用 AI 健康评估系统和物联网设备,为每位游客生成动态健康档案,并推荐水中运动、冥想等非药物干预方案,客单价提升 50%。南京汤山温泉康养小镇则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水质溯源,游客可实时查看温泉微量元素数据,增强消费信任感。这些案例表明,科技应用不仅提升服务效率,更通过数据驱动实现精准营销。
文化 IP 与生态价值融合
腾冲火山热海以 “温泉 + 马帮文化” 为主题,将古道徒步、非遗手作与温泉理疗结合,年接待量突破 300 万人次。承德隆化依托皇家文化,打造 “热河温泉城” 品牌,通过宫廷药膳、汉服体验等场景化设计,吸引京津客群年均消费超 8000 元。文化 IP 的打造需深度挖掘地域特色,避免同质化,例如藏药温泉、徽派汤池等差异化定位。
产业链延伸与农文旅融合
山西药茶康养基地将温泉与黄芪种植结合,开发药茶理疗、膳食体验项目,带动 3 万户茶农增收。贺州市推广 “温泉 + 农业” 模式,温泉水养殖的鸭子因肉质鲜美实现溢价 200%,并衍生出腊鸭加工、温泉蔬菜等产品线。这种 “温泉康养小镇 + 有机农场” 的联营模式,既提升农产品附加值,又为游客提供从田间到餐桌的沉浸式体验。
三、运营模式创新:从流量经济到用户生态
分层客群精准服务
南京汤山温泉康养小镇为银发族打造 CCRC 生命公寓,配套老年大学、慢病管理中心,入住率超 90%;同时推出 “温泉 + 机车文化” 主题营地,吸引年轻客群日均消费 2000 元。这种 “一老一小” 的双轮驱动策略,有效扩大市场覆盖。
会员制与旅居生态构建
腾冲东湖温泉推出 “康养护照”,会员可享受全国 30 家合作温泉的折扣权益,并通过积分兑换健康管理服务,复购率提升 40%。海南省则探索 “候鸟式养老”,允许存量酒店改造为分时度假公寓,5 年内按原用途使用土地,降低投资风险。
数字营销与跨境服务
广东省在 4A 级景区部署 5327 台外卡 POS 机,支持港澳台游客便捷支付,并通过 “粤游玩” 平台提供多语言导览服务。贺州市利用短视频平台打造 “温泉鸭养殖”“温泉理疗” 等爆款内容,带动线上订单增长 120%。
四、可持续发展路径:生态与效益的平衡术
绿色技术应用
贺州市投资 1 亿元建设环湿地木栈道和生态护堤,将温泉开发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结合,负氧离子浓度提升至每立方厘米 38000 个。隆化县热河谷项目采用地源热泵技术,实现 100% 可再生能源供应,碳排放较传统模式降低 60%。
社区共建与利益共享
罗浮山温泉度假区与当地村民合作开发民宿集群,村民以房屋入股分红,人均年收入增加 2.5 万元。贺州南乡镇通过 “温泉旅游合作社”,将 60% 的旅游收入反哺基础设施建设,实现 “景区带村、旅游富民”。
标准化与人才培养
广东省发布《温泉康养旅游企业质量规范》,从水质监测、服务流程到适老化设施提出 36 项标准。腾冲东湖温泉与昆明医科大学合作培养水中运动教练,首批 7 名学员已通过法国认证,破解行业人才短缺难题。
五、未来趋势:从单点突破到系统重构
医疗康养的深度融合
政策推动下,温泉项目将加速与三甲医院、康复机构合作,例如温州医科大学在泰顺氡泉开展慢性病临床研究,医疗转化率提升 30%。未来可能出现 “温泉医院”“康养保险” 等新型业态。
元宇宙与沉浸式体验
虚拟温泉、数字疗法等技术将重构用户体验,例如通过 VR 设备模拟火山温泉场景,结合 AR 导览讲解地质文化,增强参与感。
碳中和目标倒逼转型
2025 年海南将实现全域清洁能源覆盖,温泉项目需采用光伏供电、雨水回收等技术,同时探索碳积分交易,将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收益。
结语:构建温泉康养的 “新生态系统”
温泉项目策划的本质,是通过资源整合与模式创新,构建一个 “政策支持、科技赋能、文化引领、生态友好” 的产业生态。从罗浮山的 “温泉 + 中医药” 到腾冲的 “智慧康养”,从海南的 “气候疗法” 到广东的 “跨境服务”,成功案例共同揭示:唯有打破传统思维,将温泉作为健康管理的入口而非终点,才能在万亿康养市场中占据先机。未来的竞争,将是生态系统的竞争 —— 谁能率先建立 “医疗 - 文旅 - 农业 - 科技” 的协同网络,谁就能成为行业标杆。
重庆箱根温泉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
023-63106319
186-9672-6706
扫一扫
官微更有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