旅游小镇规划设计中通过夜间经济延长游客停留时间,可从以下方向展开:
一、文化深度融合,打造特色 IP
1. 挖掘在地文化:如湘西州将非遗、民俗与夜间活动结合,通过夜间工坊、传统表演(如凤凰古城的沉浸式演艺)让游客参与文化体验。
2. 主题化夜游场景:参考张掖丹霞小镇 “丹霞之夜” 项目,以地质研学为核心,结合光影艺术、科普展览,形成 “白天研学 + 夜间消费” 闭环。
二、丰富夜间业态,构建消费闭环
1. 全链条业态布局:开发 “六夜” 产品(夜赏、夜游、夜宴、夜娱、夜购、夜宿),如三亚海昌梦幻海洋不夜城融合演艺、餐饮、购物;深圳甘坑小镇打造夜间市集与手作体验。
2. 差异化活动设计:季节性活动(如冬季灯会、夏季音乐节)、常态化演出(如青岛浮山湾灯光秀)、互动性项目(如夜游寻宝),增强游客参与感。
三、优化空间与配套,提升体验品质
1. 科学动线规划:串联核心景点(如古街、广场),设置夜间导览标识,确保步行安全与便捷。
2. 完善基础设施:延长公共交通运营时间(如湘西州增加夜间公交)、开放共享停车位、优化照明系统,保障夜间出行。
3. 政策支持:放宽夜间经营限制(如海南允许外摆位试点)、简化审批流程,激发市场活力。
四、创新技术应用,增强沉浸体验
1. 科技赋能场景:利用 3D 投影、AR/VR 技术打造光影秀(如北京朝阳灯光节),或开发低空夜游项目(如深圳东部通航夜航)。
2. 智慧管理:通过智能监控系统提升安全管理,结合线上平台(如 “一部手机游湘西”)提供实时资讯与服务。
五、强化品牌营销,扩大影响力
1. IP 联动推广:与社交媒体、旅游平台合作,推出夜游套餐(如深中通道 “万人同游” 线路),塑造 “必打卡” 地标。
2. 主客共享模式:参考青岛 “里院喜剧节”,将本地居民夜生活与游客体验结合,形成常态化消费氛围。
案例参考:海南通过《夜间文旅消费集聚示范区工作方案》,在海口、三亚等地打造不夜城,结合免税购物与滨海夜游;西安大唐不夜城以唐风演艺 + 灯光秀,实现游客日均停留超 4 小时,带动周边酒店入住率提升 20% 以上。
重庆箱根温泉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
023-63106319
186-9672-6706
扫一扫
官微更有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