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温泉酒店设计中,灯光运用不仅是功能性需求,更是营造沉浸式体验的关键。以下是结合行业经验与案例的灯光设计技巧总结:
1. 光源选择与氛围营造
暖色调为主:采用黄色、琥珀色等暖光源(2700K-3000K),增强放松感,如案例中公共区域和温泉池的暖光设计。
避免高亮度直射光:使用间接照明或漫反射光源,如壁灯、隐藏灯带,减少眩光,提升舒适度。
动态调节功能:通过智能调光系统,根据昼夜或场景切换色温与亮度,如夜晚调至更温馨的暖光。
2. 功能分区差异化设计
公共区域(大堂、餐厅):
入口处可结合水景或绿植,用投射灯突出装饰元素(如瀑布水雾与反光材质互动)。
餐厅采用可旋转筒灯或艺术吊灯,分区照明,兼顾社交与私密需求。
温泉区(汤池、汗蒸房):
露天汤池周边设置低位路灯、池底灯(冷色光模拟水面波光),配合雾森系统营造朦胧感。
室内汤池用洗墙灯勾勒石材纹理,或通过软膜天花模拟自然天光,增强空间延伸感。
私密空间(客房、休息区):
客房床头嵌入间接灯带,阅读灯集成于家具,提供灵活控制选项。
休息区采用低照度暖光,搭配局部射灯强调艺术品或绿植,营造禅意氛围。
3. 光影层次与艺术表达
立体感塑造:通过洗墙灯、暗藏灯带突出建筑结构(如东南亚风格的曲线立面),或用光影勾勒石材纹理。
主题化光影:如竹林区用条形投光灯模拟竹影,汗蒸房用暖光投射岩石肌理,强化自然元素。
动态效果:引入呼吸灯、渐变光效(如上海世博园店的 “呼吸隔断”),或结合投影技术打造互动场景。
4. 材质与灯光的互动
石材与金属:暖光照射大理石或黄铜材质,增强质感;冷光搭配玻璃、镜面延伸空间。
绿植与水体:水下 LED 灯配合植物倒影,或用聚光灯突出盆景,形成自然生态感。
织物与木材:柔和灯光漫反射于亚麻窗帘、木质格栅,营造温馨触感。
5. 安全与实用细节
防滑照明:湿滑区域(如池边、走廊)采用低位照明或嵌入式地灯,确保视线清晰。
隐蔽性设计:灯具隐藏于天花、结构缝隙中(如德国艾默尔酒店的蜂窝状筒灯),保持空间简洁。
易维护性:选择防水、防腐蚀灯具,适应温泉环境的高湿度。
经典案例参考
日本风格:通过纸灯笼、障子门的透光设计,结合间接暖光,营造 “侘寂” 美学。
东南亚风情:用藤编吊灯、椰壳灯具搭配暖光,强化热带自然氛围。
现代极简:如上海世博园店,用线性灯带和几何造型灯具,突出空间的科技感与纯净感。
温泉酒店的灯光设计需平衡功能性、艺术性与体验感,通过暖光基调、层次化照明、材质互动及主题化表达,打造 “自然、放松、沉浸” 的疗愈环境。同时,结合智能技术实现动态调节,满足不同时段与场景需求,提升顾客的舒适度与品牌记忆点。
重庆箱根温泉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
023-63106319
186-9672-6706
扫一扫
官微更有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