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旅游小镇的规划设计领域,“修旧如旧、建新如旧” 理念宛如一颗璀璨明珠,指引着打造既饱含历史韵味又和谐统一的特色空间之路。这一理念的落地,需依托一系列环环相扣的关键策略。
深入的历史文化调研是基石。设计团队要像考古学家般细致入微,挖掘小镇的历史脉络,从建筑风格演变、民俗传承到重大历史节点事件,无一遗漏。例如乌镇,在规划前期,专业人员遍访古镇街巷,梳理出明清以来乌镇建筑的木构特色、马头墙样式变化,以及当地传统染布、三白酒酿造技艺的发展轨迹,为后续精准修复与新建提供了详实蓝本,让每一处旧建筑修复、新建筑营造都有据可依,契合乌镇千百年的水乡底蕴。
材料甄选与技艺传承是 “修旧、建新” 的命脉。坚持采用本地传统建筑材料,旧建筑修复时,遵循原工艺技法。徽州古村落在修缮古民居时,严格选用当地的小青瓦、黟县青石材、金丝楠木等,匠人们沿用祖传的木雕、砖雕、石雕手艺,精雕细琢,还原建筑初始的精美。新建建筑同样如此,培训新一代工匠掌握传统技艺,确保新砖石砌筑、木作榫卯拼接与旧有风格无缝对接,从质感、色泽到工艺细节都散发古韵。
空间布局的整体把控是协调新旧的关键。一方面,保护旧区街巷肌理,维持原有的道路宽窄、建筑间距与错落有致的天际线,西塘古镇古弄蜿蜒曲折、临河建筑高低起伏,修复与新建皆顺应此格局,游客穿梭其中,古韵扑面而来。另一方面,新区规划与旧区呼应,功能互补,在建筑尺度、色彩、风格上延续传统元素,以丽江古城为例,新城建筑借鉴古城纳西族建筑的坡屋顶、土木结构形式,又融入现代功能空间,与古城相得益彰,拓展旅游承载空间同时不失整体协调性。
居民参与和社区营造不容忽视。当地居民是小镇活态文化载体,鼓励他们参与修缮决策、传承传统技艺,参与新建筑风格探讨,使其在日常生活中延续民俗风情。如福建土楼旅游区,居民依据祖训参与土楼维护,新民宿建设也融入土楼防御、聚居文化内涵,游客入住能感受浓郁本土生活气息,赋予小镇持久生命力,实现 “修旧、建新” 下人文生态与物质空间的双重繁荣。
总之,旅游小镇践行 “修旧如旧、建新如旧”,需以史为纲、以材为质、以布局为骨架、以居民为灵魂,方能雕琢出不负历史、引人入胜的文旅胜地,让旧时光与新活力在小镇中交融共生。
重庆箱根温泉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
023-63106319
186-9672-6706
扫一扫
官微更有料